时光网特稿 2016年第一季度即将过去,在票房表现上,内地电影市场几乎打破了去年同期保持的所有纪录,国产电影承担起了票房主力军的角色。有趣的一点是,在今年第一季度票房表现优异的国产电影中,“续集”成了亮眼的身份。
续集已经成为国产电影的中流砥柱了吗?事实可能未必如此。
香港黄金年代各种续集、仿作、跟风作品不断,本文叙述的国产片,主要针对近5年来内地市场为主导的国产片/合拍片,这五年刚好是国内电影市场发展最快的五年。
时光网经过统计发现,过去几年内,国产续集电影(限商业片领域)的市场份额并不算很高,这样一个在好莱坞已经相当成熟的玩法在国内电影公司玩得并不娴熟。限制续集发展的关键并非观众不爱看,而是没得看。
续集仍然不是内地影市的主角
回到2015年,内地共有81部电影票房破亿,国产电影48部,其中续集电影8部;2014年,内地共有66部电影票房破亿,国产电影36部,其中续集电影4部;2013年,内地共有60部电影票房破亿,国产电影32部,其中续集电影5部。
也就是说,在2013至2015内地票房从200亿向400亿迈进的三年中,取得1亿以上票房的国产续集电影仅有17部,显然它们还不是市场的主角。
与国产续集电影仍不成气候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续集”是目前进口片抢占市场最有力的武器。2015年内地有33部进口片票房过亿,其中续集17部;2014年内地有30部进口片票房过亿,其中续集14部;2013年内地有28部进口片票房过亿,其中续集15部。三年时间里46部进口片续集票房超过1亿,这一数字是国产电影的2.7倍,但每年进口片的总量仅为国产片数量的十分之一。
中美影片票房TOP20排行榜(标红为续集或续集性质)
在北美电影市场票房最高的20部电影中,续集多达12部,涉及9个电影系列;而在内地,仅有5部续集挤进票房(国产电影)前20,涉及4个电影系列。
国产商业电影一直在学习好莱坞,但如何利用续集挣钱这项技能,中国电影人还没学到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