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网特稿 《湄公河行动》即将于9月30日公映,从拍摄之初,片方就宣称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大片。对于5年前那场“湄公河惨案”,公众的认知大都停留在“发生惨案”、“审判糯康”上,案件是如何迂回的?公安干警用哪些人将毒贩引出?抓捕面临过怎样的困难?最后怎么抓到糯康?这些是电影要回答的。
因为有公安部的全力支持,导演
林超贤拿到了第一手的绝密资料,这为创作提供了上佳素材,而他也和剧组一行七八人依靠前线缉毒情报人员的力量,前往金三角毒贩村考察,还担心遭糯康余党“报复中国人”。因题材敏感,公安部的对剧本的把控非常严格,这让香港导演林超贤非常不适应,中途还萌生过退出的念头,但后来娃娃兵、吸毒、杀俘虏、爆头、人肉炸弹,这些不乏血腥暴力的大尺度镜头都被呈现,让人看到为还原惨案细节,相关部门与电影主创做出的努力。
时光网记者采访导演林超贤、制作人
于冬、主演
张涵予、
彭于晏等主创,试图揭开《湄公河行动》再现真实案情的一些故事。对这部根据中国警察首次境外执法改编的电影,林超贤认为回归到了警匪片最初的“正义”主题上,没有掺杂太多人性的阴暗面和灰色地带,抓捕行动是为13位同胞伸张正义,他说这才是警匪片“最纯粹的中心”。
(本文含剧透,请慎入)
影视公司“竞标”拍大案,博纳拿到拍摄权
彭于晏饰演一名情报人员,为了做到真实,演员们都提前一个月前往泰国接受枪械、格斗特训
6.26国际禁毒日前一天,《湄公河行动》在北京昆仑饭店召开首场发布会,林超贤穿着一身斯文的蓝色西装出现在媒体面前,这跟他在片场的魔鬼形象完全不一样,被追问拍摄这部特殊的电影有何制胜法宝时,他说,因为有公安部的支持,自己手握绝密档案,希望还原惨案的细节以告慰逝者。
湄公河惨案发生在5年前,“华平号”和“玉兴8号”两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13名船员被蒙眼、绑手,身上有枪眼刀口,死状凄惨,而随后泰国方面称,在船上发现90万粒毒品,让事件扑朔迷离。为了还遇难同胞清白,中国成立专案组,最终抓捕幕后黑手、大毒枭糯康,将他押回中国审判,民心大快。
不过,如林超贤所说,公众对湄公河惨案的认知大都停留在“发生惨案”、“审判糯康”上,对抓捕过程却不甚了解。案件是如何迂回的?用哪些人将毒贩引出来?抓捕面临过怎样的困难?最后怎么潜伏到糯康的老巢抓他?这些都是电影要回答的。
大案发生后,不少影视公司都希望拿到电影拍摄权,博纳也找到了公安部的有关领导,经过对众多影视公司的筛选,博纳成功“竞标”,当时也有不少大国企参与其中。听总裁于冬讲,博纳在争取电影拍摄权这件事上早有准备。四年前他们派出了一个采风小组,前往昆明审判糯康的法庭现场,纪录了宣判糯康及其团伙的全过程,小组同时整理了所有参与案件人员的访谈,包括西双版纳公安局、云南省厅的各一线人员,以及公安部的领导。其中一些云南话很难“翻译”,最终他们将几十万字的录音、视频交给林超贤。
酷爱拍摄动作片的林超贤接到这个题材非常兴奋,自从2012年拍完
《逆战》,他的感觉是身体已经被掏空,如果再拍,自己需要一个期待和挑战,“终于有一个故事去拍香港地域背景以外的动作片,就像美国的海豹突击队执法,一听就很想拍”。
《湄公河行动》是根据中国警察第一次境外执法改编的电影,监制黄建新说,以前中国在“境外持枪”这样的题材上没有开放过,《湄公河行动》是一次突破。此前
陈宝国等演员拍过一部电视剧《湄公河大案》,但摄制组基本没有出境,情节虚构较多,对抓捕糯康的核心内容也并未过多展现。